如果以4G大規模布網,網購興起的2013年前后為時間節點,輪胎零售的線上線下之爭,至今已十年有余矣。
十多年時間里,除了線上后市場平臺和旗下的連鎖店與夫妻店之間競爭激烈,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先機,輪胎企業們其實也在線上線下的之間,輾轉反側,夜不能寐。
線上零售:亂象,突圍
前些天,著名輪胎企業華盛橡膠的一直通報,為本就被受行業關注線上輪胎零售又結結實實的吸了一次睛。
通報中,華盛橡膠提到京東、天貓等購物平臺存在未經其授權且低價銷售產品,且部分系代理商自營門店售出。為此,華盛橡膠PCR營銷中心市場部將成立專項小組,針對線上(天貓、京東、抖音、快手等)違規銷售的個人及店面,進行長期且嚴格的監管,并聲明將暫停與違規代理商的合作,即刻停止對其供貨。
此外,近期還有不少企業也都有類似的公告、聲明放出??瓷先?,對網絡平臺上,未經授權的零售商銷售輪胎的事情,企業深惡痛絕。
的確,未經授權的網店和他們來源各異的輪胎,確實可以算作是一種行業亂象,擔心被攪局,甚至擔心被砸了口碑的輪胎企業們這么做似乎也無可厚非。
但有趣的是,不少輪胎企業一邊打著保護線下零售的招牌,一邊又在各大電商平臺上以企業的名義大量銷售輪胎。這就多少有些“只許州官放火,不許百姓點燈”的味道了。
其實對企業來說,經濟利益才是最根本的原因。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,對輪胎企業來說,通過網絡的形式,在擴大自身品牌知名度的同時,還能多買幾條輪胎,簡直是再好不過了。
不過,從不少企業幾年的實踐來看。輪胎,這種多少有些特殊的商品,僅僅試圖從線上打開銷路還是有些困難的,甚至有時線上渠道對價格體系還會有負面的影響,某種意義上反倒傷害了企業。
但僅管如此,對不少輪胎企業來說,線上零售仍是差異化競爭,實現利潤增長重要抓手,甚至有不少企業的確從線上打開銷路,實現了利潤的增長。
線下零售:舊愛難離
不過盡管不少輪胎企業都在積極擁抱線上零售的新歡,但在輪胎市場,門店,或者說線下零售終究是企業們難離的舊愛。
一方面,這是輪胎,這一特殊商品的特殊屬性所決定,畢竟網線能解決從商家到客戶的溝通、交易難題,成熟的物流能將商品完好的送到用戶手中。但一億中國車主家中,常備扒胎機的的確沒幾個。這就讓輪胎在真正被使用前,都要到門店走一遭。
另一反面,相比快銷產品,輪胎使用周期較長,這就導致大部分車主對輪胎的了解相對有限,因此,在面對客戶時,門店對車主的選擇就會有比較的大影響力。
從這個角度,對輪胎企業來說,門店始終是難離的舊愛。
不過,舊愛們對輪胎企業的感情就相對比較復雜了,畢竟網上每賣出一條輪胎,自己潛在的客戶和收入就相應減少。在輪胎商業的走訪中,甚至有店主放話稱“網購輪胎想在他的店里安裝,門都沒有”。
不過,對大多數店主來說,往往二三十一條的拆裝費也能讓他們平息些怒火。就像本山大叔說的那樣“湊合過唄,還能離咋滴?”
其實,過去十年輪胎零售的線上線下之爭,如今看來,更多是“價格”和“服務”之爭。對體量小、聲音弱店主們來說,即便眼下輪胎企業們依舊離不開門店,但將來的競爭也只會越來越激烈。
(原創,責任編輯:Neverland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