輪胎人在補胎時,最常聽到了一句話就是,我在別處補胎才花30,你這補胎怎么這么貴。就是這種環境,補胎店能做強做大嗎?車主的不理解輪胎人已經習以為常,就說明市場現狀就是這樣,補胎店沒有利潤自然也就高端不起來。
惡意競爭下,小店明哲保身
細心的朋友會發現,這幾年,在自己的住宅旁、上班路上、郊區公路兩邊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,汽修維修店、汽車美容店、輪胎店這些和汽車息息相關的汽車服務店面慢慢開始多了起來,在某些汽車密集區,甚至一下子會出現幾十家修理店、輪胎店。而當出現這種局面時,隨之而來的就是相互惡意競爭,所以補胎店規模不可能大。
服務需求單一,沒有業務來源
任何項目都一樣,如果只有一個條件才會來補胎就會導致次數非常少,就比如說車主只有輪胎扎釘漏氣了,才會來補胎,如果輪胎一直不扎釘不漏氣,車主就一次也不會來補胎,所以補胎的頻次太少。
但是補胎作為一種服務項目又沒有賣點,輪胎雖然也不是天天換,但是輪胎有賣點,新款輪胎好,會激發一部分車主資源更換輪胎,即使車主的舊輪胎還能用。其他行業同理,賣手機的店通常都有修理業務,但是基本沒有把修理作為主業的店鋪,中國的基建比較好,路面都比較平坦,對于補胎的需求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。
補胎價格決定定位,也決定規模
補胎服務作為輪胎店里的眾多服務項目之一,價格幾乎是最便宜的,連平衡定位這些成本和補胎差不多的服務項目也比補胎的價格要高,補胎雖然成本看起來只有補胎片,但是扒胎,裝胎、充氣等人工都是實打實的成本,而客戶基本上看不到這些。四輪定位有四輪定位機、平衡有平衡機,而補胎只有補胎片,這價格誰便宜誰貴一目了然,有些輪胎店補胎只考慮補胎片成本,人工就當白送的,這也是不太價格越來越低,補胎行業越來越低端的原因。
對于補胎來說,做得高大上和做的低端在用戶心里都是一樣的,都是來補個胎,反而會因為店面好就覺得貴,同換輪胎不同,輪胎有品牌,更多的是產品決定了店鋪的定位,為補胎是服務決定店鋪定位,因為服務并沒有給一個明確的價值衡量體系,所以就造成了,不太價格的混亂,你要的低,我的價格更低,反正主要都是人工,頂多人工不掙錢了唄。
在這種市場環境下,補胎業務沒有利潤去做其他方面,店面、品牌等等。你價格高瞬間就會失去市場,就像手機行業一些品牌,如果沒有性價比瞬間失去一大部分客戶,補胎也一樣,如果不能比別的家便宜,那車主就回去別人家補胎,反正總有比你便宜的,所以現階段,補胎沒有品牌溢價,消費者已經被慣壞了,再要想做大做強十分困難。
因此,雖然補胎也在搞連鎖,也在做大做強,但始終跳不出在消費者心目中低端服務的圈子。為此補胎廠家也在努力提高補胎行業在汽車后市場中的地位,泰克和蒂普拓普作為補胎界兩大巨頭都在嘗試,讓補胎成體系、正規化,從而提升在車主心目中的地位,但目前,市場激烈的競爭讓輪胎店無暇顧及其他,補胎作為輪胎店的日常業務并不能獲得足夠的重視,從而也就導致了,補胎只是輪胎店低端服務的一部分。
(責任編輯:Caite)